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为政者人文素养危机及化解路径(2)

时间:2014-01-17 11:36 点击:
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,90%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解、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,几乎没有人能说出唯物辩证法的特征、规律,也说不清什么是科学、什么是本质、什么是规律。哲学在很多学生头脑里是一盆糨糊,对中国传统文化

  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,90%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解、运用辩证法分析问题,几乎没有人能说出唯物辩证法的特征、规律,也说不清什么是科学、什么是本质、什么是规律。哲学在很多学生头脑里是一盆糨糊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、核心精神、主要元典、代表人物的认识更是模糊不清;对"《读者》算不算人文杂志"也一脸茫然。2008年,有一位参加省考辅导的学员向我们索要学习资料,我们给她发了一个"胡总书记的讲话"。她收到后在QQ上打个大大的问号,不解地问:"胡总书记?江总书记去哪里了?"我们看后,哭笑不得,于是对她说:"江总书记去哪里了,我不知道。但我记得,胡锦涛在2002年十六大就当总书记了!"她不好意思地发来一个红脸。
  中共十六大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"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"这一科学命题,历经十七大的概括,到十八大再次提炼,各级党组织对这一重大理论创新都做了大量的宣传贯彻,但是不仅这些刚刚入世的学子们不知所以,就是许多在职干部也是茫然不解,不知道"核心价值体系"究竟是何物。
  其二,监督缺位。
  权力如同"春药",上瘾必滥,注定难逃"贪如火,不退则燎原;欲如水,不遏可滔天"的铁律。某贪官忏悔:"我记得自己曾参加过各种形式的预防职务犯罪教育,也看过职务犯罪案例录像,可惜没人敢监督我!"
  为什么没人敢监督?制度缺失是其客观因素(再完善的制度都会有缺失,都会存在滞后问题),而根本问题在于主观上缺乏自我约束。自古就有"杀人者死"的制度,可杀人案件何时绝迹过?
  "没人监督",虽是贪官开脱罪责的借口,但也反映了一种制度缺失的现实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"上级监督太远,同级监督太圆,下级监督太软。"一位入狱的县委书记说:"从名义上讲,对一个县委书记有八种监督,但实际上到了我这儿就只有一种监督,就是自我监督,而自我监督往往是最靠不住的。"
  自我监督靠不住,在于自己不愿监督。究其原因:一是背离宗旨职责,信念崩溃,寡廉鲜耻。一旦思想堤防决口,贪欲膨胀,就会胆大包天。二是群众监督缺位。由于领导干部选拔评价制度缺失的负面导向,如推荐权力与推荐责任严重失衡,致使讲关系、送人情、拉帮结派甚至买官卖官盛行;干部任用中群众评议摆样子、走过场,名不副实,因而官员唯上不唯实,不对百姓负责;选拔标准难以体现"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",重年龄、文凭、背景,内部掌握"破格提拔"、"萝卜招聘"等,群众监督极难实现,以致太多两面人飞黄腾达,让"封闭僵化的老路"、"改旗易帜的邪路"两大逆流得以迷惑许多善良的人。这种制度设置,正是反腐往往靠其团伙内乱的原因。
  其三,文化断裂。
  近百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排斥与破坏,割断了文化传承的血脉,致使社会思想道德失范,什么都不信,什么都不怕,对世间一切全无敬畏之心。
  真正的政治家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时代精神的启迪,他们总是以民生利益为宗旨,拥有长远执著的理想信念或核心价值,行为动机一致,心口如一,有清晰的道德底线、感人的"精神魅力"和高尚的"人格力量"。他们坚持民主法治,兢兢业业谋民利,踏踏实实当公仆;他们高瞻远瞩,意志惊人,能担当时代责任。而政客的思想精神多是分裂的,他们为权力私欲投身政务,以私利为目的,"有奶就是娘";他们唯利是图,无是非原则;他们翻云覆雨,苟且钻营,追求个人崇拜,扮演救世圣主;他们拉帮结派,注重人脉;他们炫耀政绩,蛊惑人心。"政客只看见广场上摇旗呐喊的成人",他们虽聪明但无智慧。而政治家心目中,最在乎儿童的未来,他们最根本的政治标杆是: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明天。所以,他们敬畏传统,敬畏百姓,敬畏民生。
  有位处级领导到党校学习,看到"民生"课题,提意见:"民生话题,老掉牙了,还学啊?"他不知道,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主线和最终归宿。民生重于一切,民生高于一切。那些每天忙于应酬、贪赃纳贿、跑官要官的人,哪有时间关心时政,哪有精力体察民情!我们若对此麻木不仁,不屑深入追问,那就真是国家民族的灾难了。
  提升为政者人文素养的基本路径[4]
 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,经济体制变革,社会结构变动,利益格局调整,生活方式变化,价值观念多元。在这种思想大活跃、观念大碰撞、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,提升为政者的人文素养最基本的路径是解决为政者的"灵魂缺失"和"气血虚亏"两个问题。
  "灵魂缺失"即"精神懈怠、消极腐败"。这类干部理想信念动摇,宗旨意识淡薄,人生境界低俗,贪图安逸享受,醉心于权力和物欲。灵魂缺失者疏于学习,内心迷失,乐于应酬,忙于捞钱,急于升官,而对正事、大事、百姓的事却行动迟缓。"气血虚亏"即"能力不足、脱离群众"。这类干部官本意识浓厚,缺乏社会担当,以为手中权力是上司恩赐的,热衷于阿谀逢迎,而对基层、社会、群众却漠不关心,面对实际问题常常束手无策。
 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,可以弥补"灵魂缺失";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,能够救治"气血虚亏"。
  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民族的灵魂,党的十七大将其概括为指导思想、共同理想、精神面貌、荣辱观念四个层面五项内容。十八大作了新提炼,倡导国家"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",倡导社会"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";倡导公民"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"。干部率先践行核心价值,才能引领社会思潮,凝聚社会共识。
 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是十八大的重大部署。目的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提高做好新形势下为群众工作的能力。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,出实招、办实事,让人民得到实惠,把足迹留在基层,把服务落到实处。干部不脱离群众,党才有不竭的生命力。部分党员干部的"气血虚亏"问题才能得以根本解决。
  人文精神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具有深远影响。在良好的人文氛围中,即使一时的政治人愚蠢无知,造孽犯乱,社会良知仍然能够改变其错误,扭转其方向。
  [参考文献]
  [1]薛泽通.领导者人文素养[M].北京: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,2007.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